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炮火1906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平书的建议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平书的建议

李安生的话给了李平书不少的启发,官府扶持,自然能够绅商们信心,加上有利可图,自然会一步步的有绅商地主们主动的加入兴办实业或是吃分红吃利息的行列。
  江苏许多富余资本其实都存在了汇丰等外国银行里头,其实存款利率是很低的,但是保险,安全。
  即便官府支持,也有许多人会心生犹疑,这朝廷可是言而无信的,说不定投资实业了,明儿个李安生调走,一切都乱了,投资都收不回来,血本无归。
  上海滩许多外国工厂其实都有华人股本,正是因为害怕朝廷多过于洋鬼子。
  如何让这获利能够丰厚到,让这些绅商地主们能够主动的将钱从外国银行中取出来,就要看李安生这个巡抚的水平了。
  “一千万两银子用来兴办银行如何?让银行贷款给江南造船厂,银行控股一部分资产,同时由银行向投资实业的华人资本家提供贷款,同样,银行购买部分优质资产。银行又有大额资本,又有优质资产,如此一来,信誉也就不成问题,吸引存款,获得红利,进一步推动华人兴办实业。”
  这个法子不错,其实上海滩许多华商银行也是这么干的,只是规模小格局小,又局限于乡党圈子。
  一千万两直接投资,的确远远比不上让银行来运作这一千万两银子,依托银行,很快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战略同盟。
  “美国摩根财团的代表已经来了上海,这次,我准备与他们在上海合作。要是我们华商银行与摩根的信托公司还有美国之星财团旗下的吉祥银行共同来主持这个计划,李总董,你说即便我离任,朝廷敢随意压制这个计划范围内的实业吗?甚至是洋鬼子们,也要掂量掂量。”
  李平书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交叉控股,扯起虎皮做大旗。
  汇丰等银行凭着什么在大量吸纳存款?还不是外国银行的特权。
  要是新的银行有了美国背景打掩护,同样能够争取到存款,而且,还能够凭借资本运作,实业的利润回报,来实现高利率。
  只要能够大量争夺外国银行的存款,那么银行就能够不断的壮大,对整个民族工业都有好处,因为李安生的意思他听了出来,那就是将来银行只针对中国民族工业。
  复制一个汇丰帝国的奇迹,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啊。
  李平书想到了汇丰银行玩的一些伎俩,似乎也有可以借鉴之处。
  很多外国银行都学习汇丰银行的一个高招,以大量的资金贷放给在华的帝国主义出口洋行,其中特别是怡和洋行等,支持它在中国廉价掠夺大批猪鬃、桐油、茶叶、大豆、蚕丝及矿产等重要原料和物资。这种放款往往采取押汇的方式,比如汇丰贷款给怡和洋行在中国收购茶叶,在收购之后并不马上收回贷款,而是等怡和洋行把茶叶运到国外市场出卖后才在国外收还;另外,它在国外收到贷款后,又用以借给怡和银行,资助它在国外收购洋货运到中国来进行商品倾销,等出卖后再在中国收回。
  由于汇丰银行对洋行如此卖力支持,就使得帝国主义洋行在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是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其他外国银行有样学样,中国的国际贸易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洋行所垄断。
  要是李安生所说的,美国之星财团甚至是摩根财团都会对江苏民族工业加以扶持,那么首先民族工业就能在对美贸易上头打开局面,复制汇丰的这个招数,节省大量成本,加快资本积累。
  “是否可以联络下上海滩各自为战的华商银行,组成一个类似于摩根联盟的金融团队?摩根家族往往能够动用十倍于资产价值的资金,来进行一些大笔的交易,比如成立美国钢铁公司。”
  李平书果然是个开过眼界的,也始终在关注着世界关注着欧美的发展,同样对摩根的资本运作方式有些了解。
  联合美国之星财团与摩根财团,如此大规模的战略李平书还没有机会见识过,如今李安生的意思是让他也参加进来,如何不让他欣喜若狂。
  饶是他年过半百,也是忍不住连声叫好。
  李安生听到李平书整合上海滩华商金融圈子的建议,也是颇为心动,可是用什么来打动这些各自为战的华人资本家呢?
  问题是许多华人资本家当年都有过列强买办的经历,他们骨子里对列强是畏惧的,不敢对美国资本太过亲近,也不敢得罪英法等国。
  列强银行是不会愿意看到一个华人金融团体的崛起的,他们想要一直垄断控制上海金融市场。
  “我明日便去找虞洽卿、朱葆三等人磋商此事,探探他们的口风。不过,我与他们交厚,还是很清楚他们的想法。他们前年开办的四明银行也是立志要挤开列强银行的独霸垄断的,开办后还曾遭到过列强银行的挤兑等手段。他们必定是赞成组成金融联合体的,之前资本小规模小,总是怕给列强银行算计。现在有大船可以上,而且能稳定获利,未必就不敢奋起一搏。”
  四明银行也算是中国比较早的几家银行之一,经营一般商业银行及储蓄、信托、仓库等业务,房地产投资较多。
  它的经营方式完全仿效钱庄的做法,以商业往来为主,营业时间也与周围钱庄毫无二致。
  可以说,中国目前的大部分银行都没有脱开旧有模式的藩篱,必须尽快实现彻底的现代银行经营方式。
  最为主要的,是如何使得大量钱庄自动转型,而不是在橡胶股票风潮中陨落。
  中国的金融经不起风浪,李安生从胖叮当那里得知了上海在今年会发生一场橡胶股票风潮之后,就决心要阻止这场金融动荡的发生。
  为此,他也在下一盘棋,一盘囊括了重伤汇丰等外国银行,同时引领江苏民族工业热潮的大棋。
  他并没有打算去苏州上任,自然有他的幕僚以及程德全派来的人帮他交接,有程德全压着,没人敢动手脚。
  他也向程德全提出,巡抚衙门不该固定在苏州,而是应该在上海、扬州、徐州与常州等地不断来回视察指导,这才是真正的巡抚。
  坐在苏州的衙门之中,无济于事,有些事情需要他亲自出去打拼才行,至少他暂时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班底,只能亲力亲为。
  他也没多少心思去培植自己在江苏的政治班底,将来只要掌握两点,他就能掌握江苏这块飞地,一是绅商,二是军队。
  新军第九镇在南京驻防,他能做的便是通过程德全的手来掌控这支军队,并且私底下培养各种武装,比如商团武装,护矿队,安保公司等,长兴岛也能埋下一支伏兵。
  地方上,只要能够将绅商拉入他的利益集团,自然能够稳稳的掌控地方大权。
  到了清末,朝廷对于底层社会管理趋于失控,更重要的是朝廷要办洋务,以图强国,另一方面又不能造成“乱”的局面以致大权旁落。权衡再三,于是让绅商协助政府的进行地方事务管理。
  晚清的绅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有意思的利益集团,他们介于商与官之间,行商人之实,有地方名望和话语权,但又不得不附骥于官场。
  地方官员将部分权力交于地方绅商,由他们担负起治理城市的部分职责。绅商所要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在官府看不过是修桥梁、道路、津渡,水利以及义仓、社仓、义学、义赈,扶孤、恤贫,甚至施粥之类的善举。
  无论是“官督商治”还是“官商合治”,官府在一步一步把自己负担不起的权力交到绅商的手中。
  这一放权便给了李安生可趁之机,这也是他选择第一个来见李平书的原因所在。
  李平书对于李安生改江南船坞为江南造船厂的计划还是有些疑问,为何要官商合营?
  不吞并江南船坞,直接另起炉灶的话,这个步子跨越的有些大,而且,李安生的打算是,官方的银钱不用白不用,他还想要争取些朝廷的拨款呢。
  等到辛亥大炮一响,这些官股全部没收,转卖给其他股东们,作为新政府拉拢人心所用,他还是要支持程德全一下的。
  第二天李平书便陪着李安生视察了江南制造局,他是制造局提调,当年李安生做过漠河金厂的提调,不过李平书并不怎么管事。
  听得李平书来了,会办张士衡还是亲自出迎,表示尊重。
  张士衡是李鸿章的外甥,若是兼任总办的上海道台不来,这里便全是他在做主。
  前年张士衡奏请改造6.8mm新步枪,仿造于1898衍生型1907式中国合约采购的毛瑟步枪,两侧有握把凹槽,枪身有横栓,枪管加长39.3mm,枪托加长44.2mm,口径6.8mm,后被命名为“沪六八步枪”。
  这种枪后世并没有大量装备,但还是生产过一定年限的,并不是它不好,而是被改得有些不伦不类。
  李安生这次兼任江南制造局总办,自然要在改江南船坞为江南造船厂的同时,也好生整顿一下江南制造局。
  除了炼钢与机械,这军工生产也得按着他的意思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